400-123-3550

新闻资讯 分类
这一年他们如何探索OB体育媒体融合创新

  OB体育刚刚过去的2015年,是媒体融合发展的关键一年。搭乘“互联网+”的快车,各家媒体机构在融合创新发展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并涌现出诸如“侠客岛”“央视‘V观’系列”“光明天下眼”“新华网生物传感智能机器人”“新京报政事儿”“芒果TV”“湖北垄上传媒”“并读新闻”“谈资APP”等媒体融合、创新、转型方面的佼佼者。本期《融媒体》版特别策划约请这些创新的相关负责人,听听他们在探索过程中所作的实践与思考。

  移动互联网大潮正汹涌而来。正如光明日报总编辑何东平所言,“当我们在信息传播的‘光与电’‘数与网’中越来越游刃有余时,恍如一夜间,‘芯与屏’已深度介入了我们的生活,影响了我们对外部世界的感觉、认知、判断”。

  如何适应“芯与屏”?是我们纸媒融合创新探索的首要问题。为此,光明日报国际部自去年开始进行融媒体布局,成立了部门融媒体编辑室,并开展深入调研。

  我们在调研中发现,在各种移动传媒介质的竞争中,已经出现了一批适合纸媒转型融合的优质渠道,包括微信、今日头条等,这些新媒体平台在传播手段、效果乃至受众等方面各有千秋。

  为了更好地了解这些平台在新闻传播方面的规律,我们先后在今日头条、腾讯微信和一点资讯三大平台开办了“光明天下眼”和“天下眼”的媒体公众号。其中,今日头条是我们运作时间最长的平台,截至目前已发布400余篇文章,总阅读量达4000多万次。

  经过一年来的探索,我们认为,在当前的媒体融合发展潮流中,分工日益细化已成为一种趋势。作为传统媒体OB体育,一方面要积极筹谋建设自己的有力渠道;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借船出海”开展探索试验,积累经验并锻炼队伍。在分众时代,多平台分发可以实现内容生产的最大传播效用。

  媒体融合建设,虽然是将纸媒的优质内容进行转型传播,但并非简单搬运。如果希望获得好的传播效果,必须根据不同平台,对稿件进行针对性的包装。

  湖北长江垄上传媒集团隶属于湖北广播电视台(集团),成立于2012年,发端于湖北荆州电视台2002年开办的《垄上行》栏目,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乡亲服务”的价值追求,逐渐由一个栏目,扩展出一个电视频道“垄上频道”,并陆续推出多个实体企业,形成了全国知名的媒体服务“三农”的两道(频道+渠道)模式。

  进入互联网时代,电视观众发生迁移,传统媒体受到冲击。垄上传媒逐渐认识到,必须尽快跳出传统媒体的受众观念,向用户思维转变,努力实现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媒体价值转移,使垄上的“真心服务”永葆温度、力度。

  应对巨变,知易行难。垄上传媒旗下子公司垄上人力和《打工服务社》栏目的探索过程,就颇具代表性。垄上人力公司由《打工服务社》电视栏目衍生而来,注册资本为200万,成立一年以来,市场估值已达4000万元以上。至2015年底,“职来宝”APP进入了开发、内测阶段,未来将打造成为针对全国蓝领群体、中小型职业中介公司和用工企业的“电视+电商”服务平台:围绕人力资源服务这条业务线,在线上用移动互联网产品做“链接+沉淀”,在线下通过服务终端做“推进+转化”,媒体居于其中提供“传播力+公信力”,从而形成“线上+媒体+线下”三层融合打通的逻辑关系。

  在垄上传媒,融合转型正在全面启动。目前垄上传媒旗下有垄上频道,以及农资销售、农产品销售、电视购物、手游开发等多个业务板块,同时大力推进转型,即以“做好品牌公信力”为本,从节目走向服务,从频道走向渠道,从品牌走向平台,全面树立用户思维。

  在媒体融合时代,打造新型主流媒体,对于文化企业来说最重要的两点就是:一要与时俱进,二要全面参与市场化竞争。芒果TV作为湖南广播电视台“互联网+”战略的重要阵地和积极实践者,始终坚持“独特”路径,在用户发展、内容制作、营销模式、资本合作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积累了实战经验。

  芒果TV全平台月覆盖用户数1.8亿,其中青年、青少年用户占比高达77%。我们的用户中既有湖南卫视观众转化而来的,也有被芒果TV特色内容吸引而来的。芒果TV的使用者更年轻、活跃,与电商活跃用户的匹配度很高,且人均单日有效浏览时间长达67分钟,为行业第一。从市场的角度来说,用户规模独特性就是价值。

  芒果TV是湖南台非常看重的互联网引擎,在强IP节目资源之外,还被给予人才团队、生产设备、资源捆绑等系统性支持。因此,芒果TV在常规自制节目之外,还深度挖掘网台互动资源,辅以视频2.0理念加以优化,策划推出《跨年演唱会第二现场》《扒扒爸爸看爸爸》《我是歌手谁来踢馆》等多档节目OB体育,设计多机位直播、弹幕、818聊天、投票等创新体验,让交互成为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和常规视频网站比较,芒果TV有互联网电视牌照优势,多了一块大屏,也可以抢占客厅市场份额,所以营销模式相对常规视频网站也更多元。

  芒果TV还积极与资本市场对接,在国有资产增值的基础上,引进社会资本,一方面为芒果TV的高速发展提供了现金支持,另一方面推动公司治理结构进一步优化。2015年芒果TV首轮融资5.1亿,其业务指标和用户指标快速增长,芒果TV模式成为广电融合发展的先锋案例。目前,我们已经启动芒果TV的B轮融资,投前估值在A轮的基础上已近翻番,超过120亿。

  面对信息和移动时代,芒果TV的心得体会是:只有热烈地拥抱市场,解放思维,持续创新才能抓住转型机遇。

  随着近年来智能手机的普及,新媒体、自媒体迎来了发展的春天。然而在央视新闻人的眼里,不论环境如何更迭,传统媒体、新媒体的基本属性——媒体,并没有发生变化,变的只是传播的渠道。

  在这样的判断下,央视新闻新媒体于2012年开始借船出海,“登陆”微博、微信,随后创建央视新闻客户端,并在新媒体市场迅速发展。截至2015年12月,央视新闻新媒体平台“三微一端”粉丝总数超过2亿,在新媒体市场成为最有影响力的传统媒体之一。

  影响力的形成有赖于央视新闻权威的稿源与独家的内容,更有赖于对自身品牌的定位与市场的清晰判断。在央视新闻人看来,传统媒体面对新的传播技术与传播介质,不仅要学会技术和规则,更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只有这样才能顺应时代的潮流。

  2013年,央视新闻新媒体开始推出央视独家“V观”产品。习主席一系列重要出访、国内国际重大新闻事件,都通过“V观”,以短小精悍的形式第一时间传播开来。以“九三”阅兵为例,央视新闻推出的“V观大阅兵”覆盖人群超过9亿人,全网播放量超过8400万次,点赞次数超过2亿次。

  在巴黎后,央视新闻“V观”推出了“最新闻”短视频,通过各种途径获取现场图片和视频,寻找华人目击者,采访在法国生活了五年半的华人,并通过引入合作媒体信号,制作了一系列备受关注的短视频,被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及腾讯新闻、凤凰新闻等商业媒体转载使用。

  可以说,央视新闻的“V观”产品有效解决了权威与时效的问题,正努力成为新媒体市场的引领者。在2016年,央视新闻还将继续深化“V观”产品,计划推出“记者V观察”“一线V观察”等更优质的独家新闻产品,以飨我们的受众。

  从创建国内首个基于生物传感技术的用户体验实验室,到建立全国新闻无人机队和无人机新闻频道上线,再到英国经典舞台剧《战马》(中文版)现场体验测试,以及在2015年年底推出的生物传感技术智能机器人Star……这一年多来,新华网一直在融合转型方面进行深度探索。

  以新华网研发的机器人Star为例,生物传感技术采集到的观众观剧体验可以帮助编创团队了解到演出的真实效果,受测观众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自己,记者则可以从中发现有新闻价值的线索。这就大大扩展了信息与数据的来源,也拓宽了创作的空间。

  媒体常言,要以人为本,尊重用户。但很多时候媒体却对用户的真实体验了解得并不充分。如何生产出满足用户需求的产品?如何迭代和优化?机器人能够为传媒行业做的,便是获取我们过去无法到达和无法挖掘的数据源,然后通过算法设计做出更准确的分析,并预测未来的结果,帮助我们在新闻报道中避免混淆相关性和因果性的关系,防止得出似是而非的结论。

  实际上,人们永远无法逃避线下真实的触摸和感知。所以,生物传感技术将会成为一个重要的连接“入口”。基于这样的判断,我们与荷兰国家数学计算机中心等国际著名研究机构共同研发具有开放功能的生物传感器,一期我们使用皮电传感器,具备国际上最先进的可群组实验功能,后续我们还会测试不同类型的传感器,开发相应的算法。

  因此,我觉得传媒业未来的发展在人工智能技术面前大有可为,这也是媒体转型的契机。而其中一个重要模式将是“软件+硬件+互联网”,今后,人对于自身、对于生命的认知与感知需求,将是具有巨大开发潜力的蓝海。无论是产品还是服务,都将逐渐强调对用户体验的高度重视。

  “一个机遇”。移动互联网的出现,表面上是媒体形态的改变,背后是权力结构的颠覆。移动互联网解放了用户,让每个用户都有权利选择内容、有能力生产内容OB体育。所以,很多自媒体的兴起,对传统媒体造成了很大冲击。实际上,自媒体和传统媒体的专长都是内容生产,只不过自媒体及时搭上了移动社交平台的快车,而传统媒体的内容还是在有限的订阅户中间讨生活。同样的优质内容,借不借助移动互联网,传播效果迥异。

  “二个模式”。当前,很多传统媒体人已经跨越了对自媒体的心理障碍,但如果仅满足于文章阅读量和平台粉丝数,却不懂如何打造品牌和变现,那我们依然是传统媒体人的思维,没有把内容生产当作资讯服务,把粉丝当作用户来经营。这考验我们能不能探索出一个“可复制又可持续”的模式。比如“侠客岛”的语言风格、运营模式就被很多媒体借鉴,但这个模式是否可持续?就必须要有自我造血的能力。从这点来说,“侠客岛”只是迈出了第一步。

  “三个融合”。首先是理念融合,这不仅要求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要一把尺子、一个标准,更需要每个从业个体具有在不同平台上角色转换的心理和能力准备。其次是人才融合,传统媒体优势在政治把关能力和新闻素养,新兴媒体优势在新技术应用和未来拓展,两个平台的从业者有不同的思维方式,但完全可以优势互补,互相激发。最后是资源融合,要将各自平台上的政治、社会、经济等长期积累的资源共享,不分彼此,打包经营。“侠客岛”也在尝试打通报纸和网络两个端口的人才资源,从年轻人入手,逐步建立无障碍、开放的交流机制,进一步激发年轻人的新闻创造力。

  并读新闻,由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旗下的南方都市报倾力打造,是一款通过看新闻资讯就能赚钱的新闻客户端。它由广东南华智闻科技有限公司独立运营,目的是打造一款具有互联网思维的产品。

  互联网思维,简单说就是“用户为王”,做用户想看的新闻。大学生和白领是“并读”的主流人群。截至2016年1月,并读新闻客户端下载量超过5000万次,用户活跃度保持在40%左右。上线个月时间,“并读”实现了跨越式的增长。

  有用、有趣、有主见是“并读”的内容特色。它拥有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的强力支撑,能迅速传递第一手的资讯信息和原创的观点意见,每天24小时不断更新。

  “并读”还是全球首个读者获利的新闻资讯平台,用户在获得资讯的同时,可以在APP里获取现金收益。这份给用户的激励费用,通过“并读”的广告收入进行科学性调配,将广告费用回馈给用户,以此保持用户的活跃度,提高产品的用户价值。

  除了阅览新闻资讯,用户还可以轻松了解身边好友关注的新闻内容,以及他们的观点态度,打造新闻场景下的“朋友圈”。这个社交与资讯融合的创新,也令“并读”的活跃度大大提高。我们发现,在“并友圈”熟人新闻列表上实现的二次阅读,比在一般新闻下部的热点新闻的打开率要高3倍左右。

  并读新闻APP的未来目标,是以新闻资讯为切入口的分成、社交、阅读、生活圈应用平台。近期,“并读”将迎来重大的2.0版升级,主打生活方式型的轻资讯,并打通资讯到消费的链条入口。在资讯内容引导下,读者可以直接通过“并读”实现“快交易”,真正实现资讯内容的价值变现。此外,在媒介方面,为满足读者对社交传播的需求,并读在互动新闻、有声新闻、视频新闻等方面,正在做大规模的开发尝试。

  新京报时政新闻部打造的新媒体产品“政事儿”,于2015年6月上线运营,半年多时间里,微信粉丝数增长近60万。根据第三方监测数据显示,“政事儿”影响力指数连续30周稳居北京地区新媒体排行榜第一。

  “政事儿”正式上线前,不少主打时政的新媒体产品已经做得很出色了,竞争很激烈,已是一片红海。作为都市主流时政大报,新京报创刊12年来,赢得了良好的声誉,尤其在时政报道方面拥有很大的影响力。经过酝酿讨论和分析研判之后,我们认为凭借在时政报道领域积累的采编资源和影响力,“弯道超车”并非没有可能。

  “政事儿”的定位是“从小细节解读大时政”,内容题材涵盖时事热点、反腐、人事、时局等时政新闻的方方面面。不管在日常新闻还是在大事件面前,“政事儿”力求内容上的差异化,不“跟风”同类媒体,为读者保持连贯的“新鲜感”,我们甚至会刻意回避一些大家都想得到的“大路货”。“政事儿”还注重从细节入手,注重事实与解析,摒弃空洞的观点,注重对事实以及政策的分析解读,因此,解释性的报道占据了“政事儿”的较大比例。我们认为,“观点”人言人殊,但新闻事实只有一个,透彻的解释有助于对新闻事件的理解。此外,从标题到内容,“政事儿”也尽量追求表达的简洁化。

  “政事儿”是新京报鼓励以部门为单位运营的新媒体产品,是将优质采编资源和内容“产品化”,将新媒体产品“项目化”、“品牌化”的一个成功典范。它不仅仅只是运营一个微信公众号,其传播渠道和平台还包括新京报网OB体育、新京报新闻客户端的“政事儿”频道、今日头条的“政事儿”头条号,以及各大签约门户网站,已经由单一的微信公众号发展成为新媒体品牌。

  2014年12月,成都商报新媒体上线了一款以“病毒式传播”为核心诉求的趣味资讯类APP,迄今已发展了一年多,用户量达110万OB体育。其中,60%以上为18岁至35岁的年轻用户。

  但是,“谈资”从一开始,就不仅仅是一个APP,我们一直把它当成一个社交媒体来运营。我们首先要回答的问题是:“谈资”是什么?

  在茹毛饮血的年代,“谈资”就是“对面山上随时威胁生命的一群狼”,或者“洞穴旁忽然长出的一树野果”,我们的祖先会很快将这些要命或是救命的消息告诉其他人的祖先;在农耕时代,“谈资”就是“村口王大爷小麦亩产500斤的三大诀窍”,或者“隔壁孙寡妇的7件红肚兜”,或是“李员外家千金染上不治之症的10种可能性”,其他人的祖先会很快将这些消息告诉我们的祖先。从本质上讲,“谈资”就是你最急于分享给其他人的信息。

  现在是一个“社交为王”的时代。社交网络重新定义了人们的社会关系和互动模式,并彻底颠覆了很多行业,比如媒体。“信息+社交”让每个人都可能将一个“谈资”瞬间传遍世界,“急于分享的内容+便于分享的工具”也是“谈资”这款社交媒体的底层逻辑。

  随着社交网络的建立,传播又回归到了本源——口口相传——只不过借助了微信、微博这样的社交网络。而除了借助上述这些社交工具,“谈资”从一开始就进驻了各大媒体平台,如今日头条、一点资讯等,通过这些大流量的信息分发平台,将我们的内容在全网传播。接下来,我们还会根据这些不同平台的属性,对内容进行更细致的运营,以便能够让优质的内容“找到”更多的用户。

  未来媒体,不再固守自己单一的渠道,而是要做社交传播、全网传播。因为未来,内容会自己“寻找”适合自己的读者,而它实现的通道,就是社交。

官方微信 关闭